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,别人才会马上会记住?这5种方法非常管用一、故事法二、褒词法三、古诗法四、名言法五、名人法 可以这么说,自我介绍是当众讲话的基本功,很多当众演讲场面都必须用到它。但如何很有特色地介绍自己的名字,让别人一听就记住,并能对号入座,这一点非常关键。笔者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,总结出下面10种方法,希望能帮到大家。
名字不仅仅是区别自己与他人的符号,有时候更是蕴含了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和祝愿。很多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,不是随意的,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思考。于是,这个名字就有了不平常的来历,说出来就是一个很生动的小故事。
比如:我国伟人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时候,他的两个宝贝女儿先后出世了。应该给女儿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好呢?毛主席思考了很久,最后,他想到了《论语》里面有一句话:“君子讷于言敏于行。”就给她们分别取名叫做李讷、李敏,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、少说空话的人。 再如,美国历史学家乔纳森•斯宾塞,在剑桥大学学习时,就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,由于成绩优异得以交换学生身份到美国耶鲁大学读硕士学位,后来在老师芮玛丽的推荐下,去澳洲跟房兆楹教授夫妇做博士论文。房兆楹为他的学习精神所打动,就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,叫做史景迁,意思是:崇敬中国大史学家司马迁,并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历史学家。 所以,我们在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,首选的还是故事法,除非这个故事对自己不利,不方便说出来。
例如,夏迎荷。“大家好!我叫夏迎荷。据我妈妈讲,在我出生的那天,我家门前那口大池塘里的荷花,一夜之间就全开了,于是我妈妈就给我起了这么一个名字。” 例如:何可人。“大家好!我叫何可人。我爸爸和我妈妈都姓何,我是他们唯一的一个女儿,于是,他们就给我取了这个很有意思的名字,姓名中包含着两个何。” 例如,常招娣。“大家好!我叫常招娣,常是经常的常,招是招来的招,娣是弟弟的弟,再加上一个女字旁。我的父母亲很希望能生一个儿子,于是,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后,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,意思是我的出现能给自己招来一个弟弟。” 例如:药忆洪。“我叫药忆洪,中药的药,回忆的忆,洪水的洪。在我出生那年,我们家乡发生了一场大洪水,损失惨重,我父亲不顾我刚刚出生,就去参加抗洪救灾工作了。于是,我母亲就为我起了忆洪这个名字,希望我能够时刻记住那段艰苦的岁月,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。” 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,别人才会马上会记住?这5种方法非常管用一、故事法二、褒词法三、古诗法四、名言法五、名人法 我们在解释名字的时候,除非是非常生僻少见的汉字,一般不需要写出来,用听众能理解的词语来解释就可以了。但是,词语还分积极的词语和消极的词语。选择不同词性的词语来解释自己的名字,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还是不一样的。
著名演说家周士渊先生在一次演讲中,也谈到了这个问题,他说:“名字的介绍很重要,就以我的名字为例吧,积极的解释是这样:周,周恩来的周,士,博士、硕士的士,渊,知识渊博的渊,我相信大家听后都说,啊!这个名字太棒了,这个人肯定是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名字。但换成消极的解释却是这样:周,周扒皮的周,士,嬉皮士的士,渊,罪恶深渊的渊,我相信大家听后肯定很反感,心里都在想:这个人到底怎么回事?果然是一个嬉皮士?” 无独有偶,北京卡耐基学校校长黄久凌先生在当众讲话训练的课堂上,也拿自己的名字来举例,他说:“如果这么解释,我叫黄久凌,黄是黄色的黄,久是不长久的久,凌是盛气凌人的凌,那就会给人一种玩世不恭、低级负面的印象。但如果是这样解释,我叫黄久凌,黄是黄山黄河的黄,久是天长地久的久,凌是壮志凌云的凌,则会有一种积极向上、有正义感、有朝气的正面感觉了。”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,但两位名家的现身说法也告诉了我们,一般情况下,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,尽量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词汇。不过,话又说回来,如果你想增加名字介绍的趣味性,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,无妨选择非积极的词语。当然,这么做,肯定有一定的风险的。
当自己的名字没有什么不平常的来历,也讲不出什么动人的故事时,可以考虑采用古诗法。古诗法就是要找到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唐诗或者宋词,而其中恰好包含有自己的名字。这种介绍方法的好处是,借助大家熟悉的诗句,让别人尽快记住自己的名字。
例如: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: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”我的名字就是“能不忆江南”的“江南”。 例如:大家好!我叫江春流。江是江水的江,春是春天的春,流是河流的流。我名字的出处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《虞美人》中最后的一句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 再如下面这些:
李春晓,出自孟浩然《春晓》的前两句: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” 杨春生:白居易所写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有这么两句: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 黄天来:李白的《将进酒》中就有这么一句:“黄河之水天上来。” 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,别人才会马上会记住?这5种方法非常管用一、故事法二、褒词法三、古诗法四、名言法五、名人法 名言法跟古诗法一样,也就是要找一句大家都熟悉的名言、格言,或者一条熟语、成熟、歇后语来解释自己的名字,让自己的名字刚好藏在这句话或者这条短语之中。
例如:大家好!我叫孔习之,孔是孔子的孔,习之就是孔子所编写的《论语》里面的那句话--‘学而时习之’的习之。 例如:高向上:大家下午好!我叫高向上。高就是高高兴兴的高,向上就是‘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’的向上。 名人法,还可以分为两种。
一种是名人挂钩法。
就是用名人的名字来解释自己的名字,以便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的名字。
比如,口才特训班上有一位同学,他叫毛小涛,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的:“各位同学,大家晚上好!我叫毛小涛,毛是毛泽东的毛,小是邓小平的小,涛是胡锦涛的涛。三位伟人都是我最崇拜的偶像,因此,我时时刻刻都把偶像挂在嘴边,激励自己,鞭策自己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当他一讲完,我们都惊呆了,这个自我介绍真绝啊,三任国家主席的名字都被他用到了。看来名字起得好,倒不如解释得好。 再如,在我们的培训中心,有一位叫做刘伊城的助教,他的名字如果用普通的解释方法,是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的。但如果用名人挂钩法,就会让我们眼前一亮了。有一次,他是这么介绍自己的:“大家好!我叫刘伊城,刘德华的刘,郑伊健的伊,郭富城的城。”大家看看,这样的介绍是不是很有创意? 从刚才两个例子可以看出,名人挂钩法确实很好用。不过,笔者认为,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,我们还必须注意如下三点。
第一,所借用的名字,必须是大名人。不然,解释了半天,要么是别人还是没听明白,要么是帮那个不够出名的人做广告了。
就像我本人,刚开始,我是这么介绍自己的:“大家好!我叫陈权,陈毅的陈,左权的权。”结果,台下有人问:左权是谁啊?后来,我换了另一组名人,说:“大家好!我叫陈权,陈胜、吴广的陈,刘备、孙权的权。”这一次,再也没有追问陈胜、吴广或者刘备、孙权是谁了。 所以,供我们选择来解释自己名字的名人很多,但我们必须选最出名的名人。
第二,所借用名字的名人必须是同一类的,这样才会加强别人的理解,也符合人以类聚的原则。
比如,刘玲。可以这么介绍:“大家好!我叫刘玲,刘德华的刘,林志玲的玲。”也可以这么介绍:“大家好!我叫刘玲,就是刘嘉玲去掉中间的嘉字。”但不要这么解释:“大家好!我叫刘玲,刘少奇的刘,林志玲的玲。”因为刘少奇主席是政治人物,而林志玲却是娱乐明星,他俩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,根本不是一类人。 第三,如果自己姓名中的几个字,无法全部与名人挂钩。那可以考虑先挂靠一位名人,其他字组词时就组形容词,来形容这位名人。
比如:范磊。可以这么介绍:“大家好!我叫范磊,范是范仲淹的范,磊是光明磊落的磊,连起来就是光明磊落的范仲淹。我父亲给我起了这么一个名字,希望我以后能跟范仲淹一样,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。 但千万别出现这种情况:总共三个字的姓名,只是挂靠了两位名人,而第三个字的解释又跟前两位名人不沾边。
比如:刘江平,如果是这么介绍:“大家好!我叫刘江平,刘是刘少奇的刘,江是江泽民的江,平是平安的平。”那别人还是记不住了。 另一种是名人对比法。
就是找一个跟自己名字相近(例如,只差一个字)的名人,先报出名人的名字,再报出自己的名字,通过跟名人相比较,让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。常用的格式有:古有……,今有……,或者影视大明星……,在下小人物……。
例如,李太煌。“大家好!古有大诗人李太白,在下小设计师李太煌,不过,煌是辉煌的煌,而不是黄色的黄。” 例如:唐长江。“大家好!你们听过小品演员潘长江,有没有听说过营销讲师李长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