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谁杀死了商鞅?

是谁杀死了商鞅?

然而,改革的道路注定充满了荆棘。为了推翻旧有的制度,卫鞅不仅要改变一系列的法律,还要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,甚至是人命。

虽然在实施改革之前,秦孝公特意安排卫鞅与保守派的甘龙等人展开辩论,以确保变法的合法性;虽然卫鞅为了获得民众支持,特地举行了著名的“徙木立信”事件,宣誓将依法行事,信守承诺;

然而,秦国内部的反对声音依旧汹涌澎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反对者大多是秦国的王族和贵族阶层。

这种反抗也并不难理解,因为卫鞅提出的变法正冲击了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。

这些贵族习惯了依靠世袭制获取权力与财富,生活富足。可是卫鞅的改革要求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,改而实行功绩为先的制度,这显然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。

于是,变法遭遇了强烈的抵制,反对者的声势也日益增大。

但卫鞅深知,如果不果断行动,这一切都会成为空谈,变法就无法顺利推行。因此,他决定用极为严厉的手段来平息反对势力,给整个秦国一个震慑——他选择杀掉了秦国的储君太子和秦孝公的哥哥,作为对旧贵族的警示。

卫鞅通过“法不阿贵,法天子”的手段,在太子犯错时,不顾身份,直接将其处刑,并严惩了相关官员。

这一次震慑性的举措,立刻让那些反对新法的贵族心生恐惧,秦国的变法从此得以顺利推进。

三、

十年后的秦国,经历过改革的洗礼,已经焕然一新,国力强盛。秦国不仅恢复了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,还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。

而卫鞅的权力也达到了顶峰,秦孝公亲自将商於之地封给他,他也因此被尊称为“商君”。

然而,“水满则溢,月盈则亏”。

商鞅因改革获益满满,处于风头正劲之时,却没有听取别人劝他“急流勇退”的忠告。

结果,六个月后,秦孝公去世,商鞅曾经视为“反面教材”的嬴驷成为了新的秦王。

几个月后,商鞅便被诬告谋反,最终遭到全家满门抄斩的结局。

那么,究竟是谁杀了商鞅呢?

答案远非司马迁等人所提的“性格与命运”那么简单。

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回顾,我们不难看出几个关键点:

首先,卫鞅的改革虽然成功,但也直接得罪了秦国的旧贵族阶层。

其次,秦孝公去世后,卫鞅在秦国的地位变得极为尴尬。

由于改革,秦国的统治阶层已经分裂为两大阵营:一方是新兴贵族,另一方是失去了特权的旧贵族。这两者的对立已经成为秦国内部的深刻矛盾。

在秦孝公在世时,他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,可以巧妙地平衡这两派势力;然而,秦孝公一旦去世,新王嬴驷要处理这一对立局面就变得异常复杂。

对嬴驷而言,商鞅不仅是变法的关键人物,还是一位曾经对自己不留情面的权力人物。

放下个人恩怨不谈,站在嬴驷的立场来看,商鞅的存在无疑是他巩固权力的巨大威胁。如果商鞅继续存活下去,嬴驷便永远无法完全建立起自己的权威。

因此,商鞅的死亡不仅是一次政治斗争的产物,更是嬴驷清除威胁,稳定自己统治的一步棋。

历史的轮回,往往就是如此残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适用于 Mac 的图书使用手册
365bet亚洲体育

适用于 Mac 的图书使用手册

📅 07-28 👁️ 3065
苧麻的药方
365bet亚洲体育

苧麻的药方

📅 09-03 👁️ 1463
十大游戏充值软件榜中榜
365bet娱乐网址

十大游戏充值软件榜中榜

📅 08-13 👁️ 15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