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小李学投资,(https://xueqiu.com/4287257774/160397384)
刚阅读完@静逸投资 的著作《投资至简》,书中深刻的见解帮助我解开了很多最近投资中所遇到的疑惑,能在最需要的时候遇到这本书真是幸运至极。计划把书中的一些对我个人非常治愈的内容摘抄一下来,供自己不时翻出来警醒自己。本文关于关于投资最底层逻辑的内容摘自《投资至简》书中的章节:
大道至简,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往往非常简洁。亚里士多德说:“在任何一个系统中,存在第一性原理,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,不能被省略,也不能被违反。”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总结出投资的本质和全部精髓。甚至以这句话为原点出发,就可以推导出整个投资体系呢?我们认为是存在的,这句话就是:
“投资就是放弃一种资产,获得另一种资产更多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。”
这就是投资的“第一性原理”,投资的“原点”,包含了投资的所有要义和精髓。其他的关于投资的一切道理不过是这句话的推论和实践。资产配置、标的选择、估值方法、买入标准、持有的原因、卖出时机、投资原则、资产观、风险观、企业分析方法、投资的正确态度等一切投资中的重要问题,都可以而且应该从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推导出来。
也有人认为,投资的“第一性原理”应该是“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,买股票就是买企业”。这样说当然也是正确的,但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。买股票就是买企业,那么到底是在买企业的什么东西呢?是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吗?是买企业的品牌和技术吗?是买企业运营资本的能力吗?都对,但都不完全。买企业,买的是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。现金流折现理论是“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”这一理念的定量化的表达方式。二者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等价的,但数学化的表达形式将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启发。
现金流折现理论是约翰·威廉姆斯在1938年《投资价值理论》一书中首先提出的。现金流折现理论的含义为:“任何股票、债券或企业今天的价值,都取决于其未来剩余年限预期的净现金流(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),以一个适当的折现率加以折现后所得的现值。”用公式来表示就是:
其中,n表示资产(企业)的寿命;CFt表示资产在t时刻产生的现金流;r反映预期现金流的折现率。
抛开数学公式化的表述,其实现金流折现理论非常容易理解。我们做任何投资,不就是放弃现在手上的钱,获得所购买的资产的未来所有的现金流吗?我们去银行存了1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,就是放弃了这1万元的使用权,为了一年后可以获得10300元的现金流(假定利率为3%)。花1万元买入一只五年期国债,就是放弃了这1万元在这五年的使用权,获得了未来五年每年发放的利息以及第五年返还的本金。
现金流为什么需要折现呢?道理很简单。我们不会愿意用当前手上的100元,交换明年同样的100元,更不用说交换10年后的100元。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。今天的100元比明天、明年的100元更有价值。为什么货币有时间价值呢?一是人的寿命有限。二是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,任何国家都有超额发行纸币收取铸币税的天然冲动。通货膨胀是一个必然现象,货币购买力将随时间自然贬值。三是人有“不耐性”,就算人的寿命趋于无限,100元的价值明年不变,人们在当下消费这100元的效用也要高于明年再消费的效用。下单当天就能收到的商品比五天后才收到的商品效用更高。最后,货币的时间价值还来源于世界的不确定性。放弃当前的100元,明年能不能得到100元有不确定性。万一银行倒闭了呢?万一债券不兑付了呢?所以,未来的现金流需要用一个折现率折成现在的价值,才可以与当前放弃的价值进行比较。
现金流折现就是一项资产的“内在价值”。我们做一切投资决策,都应该首先基于内在价值,而不是“历史成本价值”“账面价值”“市场公允价值”“清算价值”。只有内在价值才是我们得到的,其他的可能是我们曾经付出的,现在要付出的,或者别人付出的,更多的只有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