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丝猴
大多数灵长类的食物,都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 (草、 树叶、嫩枝等)。为了消化这些粗粝的食物,它们进化出了很长的肠子和巨大的胃囊,胃里生活着特殊的细菌,可以分解纤维素,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。很多灵长类,虽然四肢苗条(如金丝猴),或肌肉健美 (如大猩猩) , 并不肥胖,但身材还是很臃肿,腹部很大,因为它们的胃肠体积太大了。
爱吃肉为什么要“怪”大脑?
人类需要食肉,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供养我们的巨型大脑。大型的猿,比如黑猩猩的脑容量是350~550毫升,而我们的脑容量在1200毫升以上。神经元耗能非常厉害,安静不动时,大脑要消耗人体能量的20%~25%。换句话说,大脑是个很“烧油”的器官。我们必须找到高质量的食物,才能“供得起”高耗能的大脑。
牛排
另外,节约开支也是增加大脑供能的一个办法。人类学家莱斯利· 艾洛(Leslie Aiello) 和彼得·惠勒(Peter Wheeler)比较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内脏,人的心、肝和肾,都和同等身材的哺乳动物差不多大,但肠和胃只有普通动物的40%。内脏也是耗能很大的器官,肠胃小,就能节省下许多能量。
所以,人类虽然顶着一个大脑袋, 耗能却不算很多。但这也限制了我们的消化能力,不能像其他猿猴那样吃草为生,只能处理一些容易消化,营养丰富的食物。
虽然我们今天都知道,“聪明”在人类生存史上的价值。但没有足够的营养,消耗极大的巨型大脑对我们只是累赘,不是助力。所谓“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现”。
人类的祖先放弃粗糙的草食,选择容易消化、能量密度高的肉,以及植物比较“精细”的部分,如果子、块根,“养得起”强大的大脑,大脑强大的认知能力才能成为演化上的优势, 帮助我们在自然选择中取胜。
图/http://image.so.com/i
原来吃肉对人类来说那么重要呢!
那么,人类对肉食熟度的处理有什么讲究?“石器和烤肉创造人”的说法有什么证据呢?
我们的2018年1月刊“食肉者不鄙”一文中就有详细的说明,想知道答案的小伙伴,
我们1月刊还有哪些精彩内容呢?点击此处了解。
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jiangq@cast.org.cn
论下蛋,我墙都不服,就服恐龙!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